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不抱怨的世界 (访问该圈子)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管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在项目开发的时候,个人觉得,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而言,关键的有以下几点: 1.需求的控制 做过项目的程序员都懂,开发一个需求变动平凡的模块,绝对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个人认为,想把项目漂亮的完成,需求的控制一定要做好,需求一变,就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加多的资源来解决这问题,如此一来,原来的工作计划不但会延期,而且对于程序员来说,在心理上也是有很大的影响,毕竟,让你总是推翻自己写的代码,重新来过,任谁也有怨气。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动对于任何一个项目而言,却又是不可避免的事。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来做才比较好? 2.资源的平均分配 在一个项目组里面,往往都有那么几个是技术非常扎实的人。这个时候,分配任务的,很多经理往往都是把好多好多关键的、复杂的、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都交给他们来做,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假如说,person1负责了3个核心模块的编码工作,但是到后来发现3个模块存在先天畸形,也就是需求上有问题,亦或者是bug比较多,高居不下,这个情况下,可能person1计划的别的工作就要放下来,花很多时间来改bug和改需求变动,且这些工作又不能分配给别人来完成,这个时候,又会导致项目的延期。所以个人认为,项目资源的分配要因人而分,平均而分,充分的对成员的信任! 3.计划的制定 在项目开始,经理往往都要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出来,但是项目计划的制定,很多时候都是在开发人员对需求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情况下,漫不经心的一口答应下来的。我觉得这个是不妥的,就算是基本的增删改查,在和开发人员核对的时候,都要清洗的说清楚,不然这样的计划,宁可不要也罢! 4.版本(代码版本/发布版本)的控制 对于版本的控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版本控制器(例如SVN),都很很好的控制代码的版本,一个测试环境,一个上线环境;开发人员负责测试环境代码更新和bug修改问题。这些问题只要稍稍留心,都能很好的解决;但是,当项目上线的时候,客户在对项目的进行UTA测试,出了bug怎么办?我经历的几个项目中都是采取敏捷式开发,也就是即改即穿。这样固然很好,能较快的修改很大一部分bug,但是,这样一来,发布的版本有从何谈起?个人觉得,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日本人的开发模式,也就是项目上线的时候,发布第一个1.0版本的war包项目,让客户随意的测试,并把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在指定的日期将测试结果反馈到测试部,测试部在将bug发布到bug管理器,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修改,完成后发布1.1版本,继续上述流程,最终达到2.0 的稳定版本。 PS:以上是小弟对项目管理的个人见解,因工作年限有限(2年+),且不曾参与过管理工作,见识不多,望大虾们嘴下留情,多多给点好的意见。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