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发表于 2004/9/16] 状态 开放帖 精华贴 浏览量 2319 |
|
①海口的茶馆与酒吧 李少君/文 若按人口比例,海口的茶馆和酒吧我想是全国最多的。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海口的大街小巷几乎到处都有茶馆酒吧,且生意一般都不错,这真是有趣的现象。 海口最具特色的茶馆叫老爸茶馆。顾名思义,老爸茶馆最早是指退休老爸喝茶聊天的地方。老爸茶馆是海南特有的风景。老爸茶馆多半散落于以骑楼为主的老街的某个角落或城市边缘某处的某棵大榕树下。老爸茶馆是指供退休的老爸们谈天会友的场所,没有什么装修,几张桌子,一些椅子,特大号的电风扇扇着(现在有些也有空调了),然后一壶加糖的浓茶,几只大茶碗,配点瓜子花生或点心,不过几块钱,却够三五个老爸扯一下午的谈,慢慢地摇着一把大蒲扇,扯到吃晚饭时才散伙,各自回家看电视。老爸茶代表着一种悠闲恬然的生活。海南人本来就都宁愿逍遥度日,喜欢凑热闹,这些年,连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也喜欢去泡老爸茶,光着脚抽着烟,一大堆人说三道四,混着起哄着过日子,而不是辛勤工作埋头挣钱。让人真不知应该喜还是忧。当然也有些是难得平时偷些闲,来放松放松的。 老爸茶馆多集中在老街。老街热闹。老街是指海口得胜沙、中山路这些老房子集中的区域。老房子多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遗留下来的骑楼建筑。海南人爱热闹,火火红红、热热闹闹地过日子,到处乱哄哄吵噪噪的,其中的典型就是海南人最喜欢泡的老爸茶馆。 海口不光有老爸茶,什么茶馆都有。而且每个茶馆都人满为患。从早到晚,热闹非凡,真让人奇怪这些人为何不用工作。海口的酒吧则集中在海甸岛,海甸岛是海口市旁边的一个小岛,与市区仅一水之隔,是一座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的小岛。 海口最早的酒吧雪屋酒吧就开在海甸岛上的一家五星级宾馆寰岛大酒店旁边,当时主要是针对寰岛酒店的客人的。有些客人夜不能寐,想找个地方坐一坐,喝杯酒。那大概是1992年左右。我后来还以雪屋酒吧为背景写过一篇小说《蓝吧》。 很快地,这一带酒吧迅速地多了起来。你想想,海口本来就是一个不夜城,不喧嚣到凌晨三四点是不会安歇的。再说,在海口这种地方,多少人夜夜笙歌,多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多少人无所事事,还有那些失意者,那些心灵无所寄托,那些一天到晚寻找刺激者,他们全都拥到酒吧里来了。这里很快成了酒吧一条街。什么摩根船长、红蜘蛛、TT吧等等。每晚人进人出,喧闹不已。就象现在的北京三里屯,是人群的集市。不过因为经济不景气,海口很快变得萧条了,酒吧也不再闹哄哄的,不再是年轻男女嬉闹的地方。海口的酒吧变成了一个适合安静地聊天或谈情说爱的地方,放点轻柔的音乐,酒吧里人也不多,主要是白领或中年男女的天地。那些喜欢喧闹的更年轻的新人类全去了迪厅,或转移到了茶馆。这倒使得海口的酒吧有了特色,不同于其他城市。 海口比较有情调的酒吧是位于海甸岛沿江四路鸭尾溪旁边的鸭尾溪一号酒吧,鸭尾溪一号酒吧设在一栋欧洲风格的尖顶的大楼一楼,装修简洁幽雅。全是白色的桌布,烛光点点。坐在格调别致的鸭尾溪一号酒吧,人会变得意乱情迷,似乎渴望一些什么,盼望发生一点什么,而且这个位置相对隐密,不是在大街旁,而是在一个街道的拐角,周围平时相对静谧。隐密的氛围往往有一种催化作用。情调于是变得微妙。我听说一些男女故事常在这里发生。 还有西海岸的海景宝贝也颇有情趣。有菲律宾乐队演唱。不过最好的还是因为就在海边,可以坐在露天,吹着凉爽的海风,喝着红酒或果汁,身心很快就放松了。柔曼的音乐随风传过来,这样更容易进入气氛。坐得久了,累了或闷了还可以到海边沙滩上散散步。这真是很好的催情的方法,约女孩在这种地方多呆几次,没有不悄然动心的。有时还有月亮来相助,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很有古诗里“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意境。远处还有渔火点点,让人容易软弱而惆怅,又感到温馨,正是适合爱情的氛围。所以这里消费与一些五星级宾馆不相上下。可见爱情有时真是很奢侈的。 茶馆与酒吧很多,使得海口人的生活变得很懒散。很多到过海口或在海口呆过的人都承认:海口适合居住。在海口,没什么压力,环境好,物价便宜,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只要有个稍稳定的职业,有一点稍多出家庭生活所需的钱,就可以过得很舒服。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懒散生活的人,你可以每天都懒洋洋地虚度时光,早上很晚才起,去喝早茶,中午泡茶馆,东拉西扯,晚上泡酒吧,那里都是一些活得有些腻烦的主儿,或者去咖啡厅----海南本地的兴隆咖啡、福山咖啡非常地道,或者去迪厅,顺便泡妞。累了就去按摩,一个钟才二三十块钱,舒筋活骨,包你满意。饿了就吃夜宵,大排档满街都是。不想回家就随便在哪家宾馆开间房,反正旅游淡季海口的宾馆都闲置着,价钱便宜到你不好意思。然后打一晚上麻将或干别的。如果你趣味稍微高级点,就可以去海边沙滩上谈情说爱、看月亮,或约朋友去游泳,打打沙滩排球赛,要不就到五星级宾馆西餐厅坐坐,听菲律宾乐队演唱。只要不是旺季,平时的价钱一般白领阶层都能承受。还可以去夜总会细细品味情色生活,艳俗到极点的舞蹈或矫情到极点的浅吟低唱,海口这样的场所比比皆是、、、、、、这样的日子确实太舒服太美妙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被激活,然后达到高潮,最后再亢奋到逐渐麻木。但同时,这种舒服里有一种很危险很腐朽的因子。在这种讲究享受的气氛中,人会慢慢变得懒惰,逐渐没有想法,失去朝气与激情,变得安分守己,沉迷于身体的快乐,最后完全只有肉体的感性的细腻的体验,一种骨子里的颓废,一种销蚀灵魂的精神的堕落,并最终对其他一切失去敏感。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对年轻人不是一件好事,太早失去朝气与理想,容易变得腐朽和糜烂。毕竟,年轻人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提升、理想的追求。
|
-------------------------------------------------------------------------------------------------------- 学习ing......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
|
楼主
琼山鄂水

职务 无
军衔 中将
来自 广东
发帖 2701篇
注册 2003/12/22
PM币 6141
经验
|
|
Re:[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回复于 2004/9/16]
|
②悠闲是福 蒋子丹/文 报载,海口市在2000年人口普查中注册人数为八十多万,比1991年增加了一倍,尽管如此,在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中,海口仍然是人口最少的一个,比起内地的一些地级市尚且不及,名副其实的小城市。自从十几年前从人口稠密的长沙迁移到这个海滨小城,我对它的态度,已经由抱怨它的冷清渐变为欣赏它的宁静,尤其是每次到哪个大城市出上趟差开几天会回来,就更觉得只有这儿称得上最适合人类居住所在。 在海口住久了,出门难免有些别扭。比如说到了北京,一看不管是上班还是放假,不管是早晨还是深夜,街上总是人头攒动,商店里的电梯总是钻天杨一般排着密密的人墙,你就那都没去头先晕了。又比如说到了香港,过马路的时候总不免左顾右盼举足不定,早看见报上说香港的司机能把双层大巴士开得快到翻车的程度,不由你不紧张。 前不久去韩国汉城呆了几天。早听说汉城有一千多万人口,恨不得全韩国有三分之一的国民全集中在那儿,心下就颇不以为然: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地界,那日子还能过得惬意悠闲?这一去果如所料,尽管汉城的建筑相当漂亮,街道也清扫得干干净净,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可你还是觉得不方便也不舒服。原因很简单,人多城就必定大,城大路就必定长,从下了飞机开始,我们在汉城的时间,除了观摩演出、开会、吃饭和睡觉,几乎有百分之九十被耽搁在路途上。从A地点到B地点,从来没有过少于一小时的车程,而每一程汽车都有一半时间是在路上堵着而不是开着。对这一切,汉城人早已熟视无睹,亦步亦趋且走且停跟在前边的汽车屁股后边,没有半点着急上火的意思。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在泰国曼谷的遭遇,坐着车去七公里以外的地点赴宴,走了一个小时被告知还剩下三公里路程,再走一小时,却得知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已经变成了十公里。乍听起来,真像脑筋急转弯的题材,其实实在得很,为了回避塞车,不得已绕道而行。到了饭店,早过了约定时间差不多两个小时了,主人们还在满面春风地围桌等待,搞得我们十二万分不好意思。刚要道歉,人家已经明白了我们的心思,连忙说不必抱歉不必抱歉还有比你们更晚的,塞车的事谁也说不准。过了几天也就知道了,曼谷乃世界塞车之都,怪不得所有的私家车上几乎都备得有水壶冰桶小食品报纸杂志移动电话外加电子算器等一应生活办公用品,一旦塞车在车上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泰国人说,把世界上脾气最大的司机调到曼谷开上半年车,保证回去后判若两人。我想,这话说得不错,同时也就更加怀念因为车少所以总是道路畅通的海口。 现在人们对某地优劣的评价,常爱用“人气”来作指标,有人气才有机会,有机会才能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按这个逻辑,海口算彻底没了戏。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为这十年人口翻番而欢欣鼓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我这个闲人得知此消息后,心里犯开了嘀咕,说不定这座城市哪天也要旺到让人不再优闲不再自在的程度。我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说,她喜欢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纽约、香港、东京、北京、台北她都喜欢,让我很为不解,当然她对我偏爱小城市的说法也是疑大于信。到这儿只好活一通稀泥了事,人哪,在什么事情上从来都是萝卜白菜各喜各爱,没什么道理可讲。
|
-------------------------------------------------------------------------------------------------------- 学习ing......
|
|
1楼
琼山鄂水

职务 无
军衔 中将
来自 广东
发帖 2701篇
注册 2003/12/22
PM币 6141
经验
|
|
Re:[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回复于 2004/9/16]
|
④海口的“道“ 崽崽/文 有位学者说,海南的文化里饱含着“道“的意蕴。我想这话也许是对的。但我并不认为海南人捧着《老子》、《庄子》读出了什么心得,而是在这个地方,他们有理由有条件活得心定神闲。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什么东西都容易成活而且长得飞快。插一根筷子,长成一棵大树;撒一把猪毛,跑出一群猪崽,并不是太夸张的事。笔者出生也早,还见过海口红红火火的动物世界。海边滩涂上,几十万上百万的跳舞鱼伏在泥淖里无所事事,人一走来,它们跳跃着奔逃,溅起的泥水和掀起的喧哗,就像北方草原上的群马;滩涂的沙地里,沙虫一镢一大把,海蟹更是真正的横行霸道;田里也热闹,一头水牛在地里打一个滚压出一个小坑,不过三二个月,里头已是鱼虾满池了。 海口人的肚皮总是有惊无险,无论如何,他总能找到一天的饭钱。粮食统购统销的年头,有工资的人一次把一个月的米打回家,穷人一天上两次粮店,把粮本记得无处好记,他吃的粮一点不比别人少。多子女的家庭,他们不急,旁人也不急,大家都说“小崽,扔扔就大“。翻译成国语就是“小孩子,自己会长大“。海口人相信天生人,天养人。人是一颗种,他生了他就活了。这是非常“道“的一种观念。海口人尤其感谢上苍,我们都说,海口是福地,睡醒就吃食。海口还有话说,宁愿饿死不愿累死。这句话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地理又有天文,更有一种骄傲和夸耀在里头,累是自找,饿是不死的。 海口人也不怕冷,一冷我们就笑。海口是个商埠,有的是麻包,麻绳像毛线,麻包顶在头上又挡雨又遮寒。如果寒潮实在太强,不得不出门的人在街上抱胸弓背一弹一跳地走,自己乐,一街人都乐。所以海口有谚语说,穿不一样暖一样,吃不一样饱一样。有了这样的信条,人心自然是十分平和宁静的,潇洒,有股神仙的味道。惺惺相惜,海口人爱拜神,初一、十五拜家神和财神,有了不好的事就更殷勤了。然后,我们静静地企盼命运帷幕的打开,就像好讼的西人静候法官的槌音。 我们衣食无忧,所以特别爱说事。说事得有地方,地方就是茶楼。海口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有早茶、午茶还有晚茶。一些人家里穷得睡床板,还早晚藏在茶楼里不出来。现在文字所写海口的“老爸茶“一点也没有表达出海口茶文化的意蕴(海口话“爸“和“老头“的发音相近),应该写成“老头茶“才对。老人没经济能力,只能喝杯茶吃个包,茶是很马虎的茶梗,桌凳也不干净,却是个传递信息和发表意见的好地方。胡虏犯边!马蹄得得,消息传到海口已是一百天后的事了,现在是逼近京城了吧!!海口人寝不安席……北方早已解决的事端,海口的主意还像青草一样生长。长此以往,海口人养成了为古人担忧,替北人愁寒的荡荡情怀。 东南信风和北方寒潮交替来临,皇历翻了一本又一本,天堑变了通途,海口人不变的是对世界的关怀。近年除了萨达姆、莱温斯基、拉丹等等之外,我们还多了许多商务谈判,在一个不起眼的茶坊里,几个甩了皮鞋赤脚蹲在椅子上的男人,正在谈着引进美国F15战斗机生产线的事宜。这事虽然有点玄,弄成了却非同小可!大事如此,小事就更不用说了,一家家的商店、作坊、养殖场、茶馆、饭店和各种各样的有限公司大多是在茶坊里策划的。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实上,海口并不太把失败的事记在心上。我们还有一句谚语说:乞丐也有三年运。我们知足常乐,希望又在我们的耳边叨叨絮语;我们贬低自己,进可攻退可守,再没有什么别的话更能说明我们海口人化腐朽为神奇的心理能力了。 当然了,海口也有为发财种菜蔬、养青蛙晒得乌鸦一样黑的人,这种人总能在“老头茶“店里领略到许多不以为然的眼光,可是这种眼光不能叫这些忙碌的人感到泄气。大家都可以感觉到,海口的“道“是有了破绽,有了裂隙了。
|
-------------------------------------------------------------------------------------------------------- 学习ing......
|
|
2楼
琼山鄂水

职务 无
军衔 中将
来自 广东
发帖 2701篇
注册 2003/12/22
PM币 6141
经验
|
|
Re:[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回复于 2004/9/16]
|
以上四个人都是海南省作家协会,传说中的专业文人。
|
-------------------------------------------------------------------------------------------------------- 学习ing......
|
|
3楼
琼山鄂水

职务 无
军衔 中将
来自 广东
发帖 2701篇
注册 2003/12/22
PM币 6141
经验
|
|
Re:[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回复于 2004/10/1]
|
能领会各种滋味的人,我可算一个。
|
-------------------------------------------------------------------------------------------------------- 恍若隔世 再战江湖
|
|
4楼
larson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广东
发帖 214篇
注册 2003/3/26
PM币 207
经验
|
|
Re:[转帖] 转四篇和海口有关的美文向海口告别
[回复于 2004/10/12]
|
顶!!!
|
|
|
5楼
fup22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119篇
注册 2004/6/21
PM币 315
经验
|
|
|
6楼
karen

职务 无
军衔 中将
来自 不告诉你 :)
发帖 3983篇
注册 2003/2/14
PM币 22798
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