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简单地从字义上看是指“变化、革新”,是对旧有思想、观念、制度、方法的升华与改进、完善。 事实上,变革远非如此简单。否则,社会的变革、企业管理的变革就不会碰到如此之多的困难与阻碍。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遭遇到强大的阻力,而任何一个企业的变革也都会产生极强的反向作用力。正是这样的障碍与阻力,致使很多变革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因此,我们要顺利地推动变革,就必须明确地知道变革障碍与阻力产生的基础、原因是什么,从而在变革前和变革中巧妙地清除(至少是回避)变革的障碍、化解(至少是不冲撞)变革的阻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清楚地了解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变革,表面上看是对旧有思想、观念、制度、方法的升华与改进、完善,但实际上却是对旧有权力体系、职责分工、利益分配的重构。 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管理的核心是整合——提升效率,变革的目标是协同——增加效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变革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变革就是要强化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企业变革的目的是达成协同而进一步提升效率、增加收益,即形成1+12的合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企业进行变革,是因为企业当中存在着阻碍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因素,甚至是威胁企业发展以至生存的因素——否则是不必急于变革的。至于这些除非企业健康发展的直接因素,有很多类别具体问题,有可能是员工执行力的问题、有可能是部门协作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流程不畅或其它问题。而变革正是剔除这些因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手段。 其次,变革并不总是顺利的——因为有阻力的存在。能否清楚地了解这种阻力的成因,或者说阻力形成的基础,是变革能否顺利实施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我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实施变革的长期经历中,经常会碰到如下类型的问题: 一、在组织变革中,中高层的意思往往不一致,甚至形成巨大的分歧、出现相反的意见,比如是集权还是分权?加强控制还是充分授权? 二、在流程重组中,同样一个流程建议,有的人强烈反对,有的人坚决支持,比如对完善采购审核流程,反对的人认为完善就是复杂化,是拉长流程、不利于快速反应与决策,支持的人认为完善了才能堵住漏洞、减少风险。 三、在薪酬绩效体系调整方面,有人认为严格的绩效考核才能让优秀的人才得到应有的认可、利益并激发其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与工作效率,有人则认为绩效考核是在浪费时间,什么都要做计划、做记录、做考核,从而导致大家没有时间做业务工作、降低效率和助长个人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