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5年来,中国信息产业获得了成倍的增长,但面对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以及走出去的艰辛,IT企业怎么办? 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 5周年的纪念日。对于信息产业来说,5年来的变化非常大:我国平均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目前中国的电话用户已达到8.2亿户,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电话3.7亿户,是2001年的两倍,移动电话4.5亿户,是2001年的3倍;互联网用户突破1.2亿户,是2001年的4倍;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5200亿美元,是2001年的近5倍;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费达到3.84万亿元,是2001年的6倍。 对于这一系列数据,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总结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5年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入世让中国人越来越快地步入信息社会,却也让一批本土手机、电脑、软件厂商尝到了亏损乃至退市的滋味。入世5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日益与国际接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国际市场,IT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IT业严对入世 在我国入世承诺中,信息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的内容,也有货物贸易的内容。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是属于货物贸易,根据承诺,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分4批取消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截止2005年1月1日所有256个税目的信息技术产品已经实行零关税,同时取消了所有其他税和非关税措施。 电信业则属于服务贸易,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开始允许外资涉足基础电信业务,外商通过与中国公司设立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地市场,外方的持股比例最高为25%。在移动电话和数据业务上,入世1年后,外资可在北京、广州、上海设立持股比例不超过25%的合资公司,入世3年后,再开放成都等14个城市,外资股权比例不超过35%,入世5年后开放全部城市,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 蒋耀平表示,入世5周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严格履行了入世承诺,认真履行WTO成员义务,同时也充分行使了WTO成员权利。入世使得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使信息产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有利于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加入WTO也拓宽了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资。入世5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法律法规环境也进一步健全,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电信的立法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走出去的困惑 在国内市场上,信息产业不得不面对入世后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以手机市场为例,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5亿,但赛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国际品牌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70.6%。然而,少数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又面临着他国的国家贸易保护、隐性成本上升等不利状况。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刘欢曾经指出了我国产业五个"不会改变":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产业结构和出口贸易的结构与其他国家贸易趋同的矛盾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一些优势产业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国外进口产品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状况短期之内不会改变、国外对我国技术的垄断短期内不会改变。 从中不难发现,信息产业也遭受着相同的问题。今年3月,联想获得美国国防部一笔1.6万台电脑的采购合同,然而这笔价值1300万美元的交易受到部分美国政客的反对,理由包括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联想受到政府资助、涉嫌非正当的价格竞争等。另两家走出国门的华为和中兴也在印度受到了同样的"礼遇",今年6月,印度海外投资促进局以安全因素为由,拒绝了中兴增股印度分公司的计划,华为去年3月就向印度政府提交的投资申请,也至今未被批准。 中国高科技公司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整体利润率偏低。麦肯锡和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从2001年的4.3%下降到2005年的3.7%,相比之下,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8.7%。当中国公司要走出国门的时候,由于遭遇了一些在国内看不到的成本,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 麦肯锡专家建议说,希望走出去的国内科技企业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在中国国内市场建立起相对稳固的市场领先者地位,储备足够的现金流和利润,以支撑昂贵且漫长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国际化面临着吸引、培训国际人才的高成本,中国企业必须把国际人才吸纳列入重要议题中。 IT业必须自主创新 中国入世谈判的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全球千余家研发机构开始向中国转移,说明我国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他并表示,我国要顶住国际压力,保持并加大我国的出口额。入世5年来,虽然信息产业遭受了一些挑战,前景却并非悲观。 我国正面临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局势,IT产业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自主创新主要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种形式。由于IT产业和其他国家的IT行业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IT产业应该可以在自主创新上开一个好头。 由中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龙芯2E已经批量生产,并投放全球市场,近日,首批1000台1599元的龙芯电脑也将进入测试阶段,这是中国在芯片上的最大突破。虽然形成产业规模尚需时日,业界依然对龙芯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是中国IT产业的一个重任,也是未来几年的重点。 信息产业促进了动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制作等产业的兴起,也是一批企业走出国门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