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液晶电视技术参数愈来愈高,呈现卓越视觉效果 随着技术的改进,液晶电视技术参数不断的被刷新, 2006年主流产品的对比度已达到1000:1及以上,亮度也提高到500nits, 响应时间则降低到8ms. 液晶电视的画面层次感,逼真度, 动态画面效果均有较大提高, 为消费者带来更卓越的视觉享受,而在未来, 这些主要参数还将继续提高. 2. 高端电视物理分辨不断突破,FHD带来顶级高清物理分辨率似乎成为了几种高端电视间技术角逐的关键点. 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分辨率达不到高清标准一度成为部分舆论诟病重点, 但从2006年9月开始已经被彻底突破, 松下、日立等纷纷推出WXGA分辨率产品.而同时也研发出了42英寸FHD分辨率产品,从使≥42英寸等离子电视均可达到FHD, 只是量产上市还需一段时间而已。 而FHD分辨率的液晶电视产品已经大规模上市, 市场增长迅速,厦华、长虹等国产品牌更是引领市场。目前37英寸及以上产品均可达到FHD分辨率,相信随着高清信号源的不断增加, FHD液晶电视会越来越多。 2006年8月三星DLP TV亦有FHD分辨率且超薄的新品上市。于此各电视技术间分辨率竞争竟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过虽然分辨率愈高可显示愈清晰的画面,但在高清信号源匮乏的情况下,消费者还应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应用环境选择适当分辨率的产品。 3. 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自由播”时代来临 流媒体技术自2005年以来已经广泛应用,2006年更是成为平板电视的标配,使平板电视真正变成多媒体产品。 海尔是流媒体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先锋,2006年9月,采用了基于USB接口的泛流媒体接入技术、流媒体集成解码技术,双向PS流串行传输技术推出了“自由播”流媒体电视,“自由播”电视不用连线就可与家庭数码产品实现信息和内容的共享,还可通过电视控制打印机,该产品还内置了80G硬盘,可以待机、定时、实时录制用户需要的电视节目,电视硬盘内录制的影音文件和外接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文件可以互动转存。“自由播”电视不仅可以支持1080P顶级数字高清,而且可以兼容U盘、移动硬盘、MP3等16种数码存储设备,连接打印机之后直接彩印照片,充分满足了数字网络时代消费者对高清数码家庭影音中心的需求。 “自由播”流媒体电视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电视的播放模式,由单项传播向双向互动发展,由“我播你看”的线性传播模式转变成“自播自看”互动传播模式。 4. 倍频技术为运动图像提速,画面更为清晰流畅 液晶电视由于结构特点和成像原理,其运动图像拖尾和迟滞现象是一大劣势,而“倍频技术”的出现则有望解决这个毛病。120Hz顶级刷新率就是了采用全新的插帧倍频技术,在传统的两帧图像之间加插一帧运动补偿帧,将普通平板电视的60Hz刷新率提升至120Hz,如此一来,每秒的图像数量将会是原来的 两倍,新加进去的图而是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计算合成,对两幅图像取中间值进行动态补偿,这将会使图像间的过渡更加平滑自然。不过光提高刷新率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配合动态图像补偿技术和高性能的电视面板才能比较好地的解决运动图像模糊问题。 康佳的“帧像240”技术以及东芝“极光瞬映”PAL100Hz技术等都能使运动图像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均达到了倍频技术的较高水准。“倍频技术”开辟了液晶电视运动图像处理技术新方向,从此告别“拖尾”,使消费者不必再为买回家的液晶电视无法完美体验体育赛事和动作电影而苦恼。 5. 新背光技术开始应用,改善视觉疲劳及提高色彩饱和度 液晶电视采用的传统背光源(CCFL BLU)易产生视觉疲劳以及色彩饱和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视觉疲劳这一 “痼疾”,电视厂商们开发出了一项名为“背光调节”的新技术,背光调节是指在不同的使用场合,由于环境的光线和亮度各不相同,需要对平板电视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行科学的调节,满足人眼最佳的视觉效果。 该技术目前已被部分厂商应用,如创维的“屏变”技术, TCL的“数字视频动态背光控制技术”等均属此列。 背光调节技术可以为消费者带来非常有实效的功用,值得进一步全面推广。 液晶电视色彩饱和度不高一直是与等离子及CRT电视技术相比的主要劣势, 而近年开发的各种新型的背光源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其中发光二极管背光(LED BLU)技术最受推崇, 采用LED BLU的液晶电视色彩饱和度可从原来的72%提高到100%以上, 画面的逼真度,色彩的还原程度将大大提高. 目前索尼、三星等厂商已有产品上市,但是LED BLU成本偏高成为其推广普及的最大阻碍,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6. 电视也有“双核芯”, 控制芯片集成度日益提高 平板电视一直以来都是用单核控制芯片来处理视频信号,但平板电视当前的发展潮流是不仅要接收电视节目或DVD的视频信号,还必须具备融合外部的数码设备能力。这就要求平板电视具有更高性能的处理能力,以满足海量信息处理的需要。这便使得传统的单核芯片将面临极限负荷挑战。 夏新“双核芯”技术的推出为平板电视解决“工作负荷”过重提供有力保障,“双核芯”技术采用了两套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的组合,对外界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分解处理,提升了信号处理速度和信息处理容量,使得视频信号能够几乎毫无损耗的呈现出来。“双核芯”技术相比传统单核芯,处理速度更加高速、画面更加平滑细腻,完全可以应对接驳多种外部数码设备而电视整机性能却更加稳定优异。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及芯片设计水平的提高,控制芯片正在朝向高集成度发展,已经逐步由整合Scaler、Decoder、De-interlacer三种核心单元演变为进一步集成辅助功能、音频处理以及信号接收器,而随着平板电视数字化及多媒体功能的日渐普及,数字电视调谐器、解码器,以及符合H.264、AVS等规范的的功能组件,也渐纳入为控制芯片的功能发展范畴,控制芯片将成为超级单芯片。未来随着控制芯片的集成度日益提高,将使得平板电视变的更为模组化,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材料成本,制造流程也将更为精简。 控制芯片是平板电视的核心芯片,但一直被国外厂商把持,海信是第一个突破此种窘境的国内彩电厂商,其自主产权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二代,高度集成多种功能模块,多项图像优化技术,整体已达到较高水准,但芯片研发不仅投高大周期长而且需要大量高端设计人才,若要真正实现控制芯片的国产化,仍需更多的国内厂商加入进来。 7. 可录电视, 左右时间 精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忙碌,如何能够不错过喜欢的电视节目呢?可录电视的出现带来了答案,可录电视实现了可录模块完全整合在电视机内,只要外接U盘或移动硬盘,观众即可将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储存其中,便捷实用。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录;也可以在收看时对另外的频道进行录制,实现后 台操作; 还可以预约时间,在上班或深夜的时候定时自动录制,将精彩画面留住。 尤其收看直播体育赛事时,选择具有可录功能的电视机,体育迷完全可以将比赛节目预先录下等空闲时再欣赏。这一功能最大的创举就是让消费者实现对现场直播的任意控制,可以让电视节目随自己心意暂停或回放。 目前,创维、LG等品牌都抢占先机,纷纷向市场推出可录平板电视,尤其在世界杯期间广受体育迷们的欢迎。可录电视提供“左右时间”的功能,在高画质基础上实现了“应用”和“体验”上的飞跃,在平板电视应用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收看方式,将被动转为主动、让收看电视更富有娱乐性。 8. 新一代超薄CRT电视上市,CRT生命力依然顽强 虽然总体CRT电视市场进入萎缩期,但超薄CRT电视无疑充当了救市先锋,2006年市场销量猛增了6倍之多,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超薄CRT电视市场领导品牌康佳在2006年下半年推出了最新的第二代超薄CRT产品XSlim超薄电视,与第一代产品相比,其厚度再次压缩了7-10厘米,整机机身厚度已减少到35厘米左右。目前,32寸的液晶电视机含底座的厚度约为27-30厘米,XSlim第二代超薄CRT产品与其相比,厚度已经非常接近。同时,Xslim长、宽、高比都是“ 黄金比例” ,可与机顶盒、DVD 、功放等和谐配套。 超薄CRT技术以薄型的机身,平板化的外观和功能,加上CRT技术原有的优异画质,受到了广大普通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的成长。 9. 附加功能模块化,电视亦可“DIY” 平板电视技术发展方向,大有成为家庭多媒体娱乐中心之势,越来越多的各种附加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成本增加却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所以按消费者需求任意组合相关附加功能,“模块化”的产品架构设计便应运而生,2006年初万利达首推其“百变金刚”系列平板电视产品,将各种附加功能产品如流媒体播放单元、吸入式DVD、硬盘刻录机、DVB-T移动电视接收单元、IPTV机顶盒、无线接收单元等——做成标准的功能模块,通过独创的MGI接口与电视联接。消费者可以自由选购需要的模块加装在平板电视主机上,为平板电视添加新的附加功能。 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为未来平板电视的技术升级和功能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必将成为高端平板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 10. 无线技术改变视听模式 无线联接 基于各种互联及3C融合标准如闪联、e家佳、AVS等,开发电视机与计算机、手机、其他家电等产品之间的互联功能,营造真正的数字家庭。但是,由于标准或刚颁布或还不成熟,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各领域的厂商共同努力投入研发及市场推广。 数字无绳电视 “无绳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像无绳电话一样可以随意移动的小尺寸液晶电视,不需要插电,也不需要信号线。和无绳电话一样,它的信号源由一个母机提供。万利达“无绳电视”子母机是国内首家推出的此类产品,“无绳电视”采用802.11a/b/g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可采用MPEG2编解码使图像更清晰,并支持无线接收和调台。发射器可联接有线电视、DVD等多种AV设备,提供丰富的视听选择。 “无绳电视”突破连线束缚,实现移动接收,“随时随地看电视”,充分体现了电视以应用为主的新理念 、产品以人为本的新突破,让视像化生活无处不在。 无线蓝牙耳机 平板电视配备蓝牙耳机,可以说是无线耳机的升级,将特有的无线蓝牙耳机调到特定的频段,就能收听到立体声的电视画面声音,不受其他电波干扰,主要用途是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目前,力推无线蓝牙技术的有厂商主要有创维,其推出的多款产品都具备无线蓝波技术。 TCL联合欧洲NORDIC无线技术开发公司,采用全球第一颗数字音频无线数字传输芯片,共同开发出CD音质无线传输的超蓝牙系统,能传送比蓝牙耳机效果更好的CD音质,稳定性也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