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中国政府承诺遵守一系列国际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中国日后需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对于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在贸易领域内一定程度上的主权让步,此前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经历。 另一方面,中国也通过入世加入了有利于中国产品行销世界各地的 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入世也有利有弊。例如有利的一面是,中国消费者现在能够买到更便宜的进口车,也可以到家乐福和宜家等大型超市购物,受经济自由化的吸引,这些企业不断扩充在中国的业务。 不利的一面体现在数十万劳动者在为适应外国竞争而进行的重组进程中丢掉了工作。降低农产品关税也威胁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大部分转变都发生在贸易领域内。2001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目前已经达到72%。过渡期刚刚结束,布鲁塞尔和华盛顿就提醒北京,从现在起,要更加关注中国能否放宽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日前表示,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对其提出更多要求的程度了。 美国政府贸易代表苏姗·施瓦布指出,除非中国履行承诺,否则很有可能出现新的摩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大量增加,已经达到总量的30%以上。在世界贸易组织149个成员今年头6个月展开的87项反倾销调查中,32项针对中国。有观察家认为,这不过是注定要在中国潜力面前节节败退的一些富国的特定部门开展的最后的自卫运动。 但中国企业停止持续侵犯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是美国和欧洲绝不会松动的立场。盗版光盘、仿制手机和打印机墨盒、假表、冒牌服装、假药……中国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数不胜数。外国企业认为,尽管北京不时会开展打击和销毁这些商品的运动,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此类商品的生产外国游客是主要买家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因此地方政府不愿关闭涉案的作坊和工厂。 在纺织品领域内的差距促使欧盟和美国向中国产品征税,鞋类商品的情况也愈发严重。但一些专家认为,发生这些冲突是正常的,这是一个能为贸易状况带来重大改变的国家融入世界贸易进程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