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0日的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报社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消费电子年会”上,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总经理王丹公布了一个依然令人们难以露出笑容的调查结果:在2006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不足三成,仅为28%!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就是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国外品牌的产品已经占据了我们72%的市场份额! 根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分析,国产品牌手机在2006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资品牌今年在手机中低档市场上投入比例较大,使国产手机的价格优势难以显现;又由于今年手机市场里消费者的替换购买比例占的比较大,消费者在再次选择时,质量不过关的国产手机就处在消费者选购意向的“劣势地位”。 相关新闻 国产手机欲借TD-SCDMA突围 (12.20) 海外市场不是国产手机的救命稻草 (12.11) 国产手机厂商如何面对大渠道时代? (12.11) 国产手机操作系统力挺3G (12.1) 评论:国产手机能否借3G翻身? (11.22) 暂时抛开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不谈,就“赛诺”的对国产品牌手机兵败的原因分析来看,不难发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出发点,那就是我们的手机产品不再具有选购上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品牌产品已经在市场上丧失了最基本的两种“生存权”,如此,能保持近三成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不错了。 很现实的,在国内的手机行业,处在行业末端也就罢了,偏偏贴牌也不注重质量,一窝蜂上的结果就是互相挤压和掣肘,当国外那些上游厂商采用同样的价格战术和中低端互有侧重的产品线来交叉进攻的时候,我们所具有的一切优势顷刻消失殆尽,再加上一些国有品牌厂家在售后等方面难以得到消费者之间较好的口碑,“以讹传讹”之下市场份额急剧降低也就不足为了。 一如“赛诺”的分析,现在的国外手机厂商非常注重中低端手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特别是低端和超低端产品的推出,彻底的击败了以以价格取胜的国内手机厂商们的防线,再加上国外手机厂商们有意无意让国内手机厂商引进中高端机型产品,“顾此失彼”之下市场占有率自然的就会降低。而就国内品牌手机产品的质量来说,同样的依然是个败笔。尤为讽刺的就是国内的众多手机贴牌厂商不但不思在产品质量和售后三包方面有所改进提高,相反的还一而再的想通过“捷径”来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例如欲靠打击水黑手机提高市场份额等,现实之下显的滑稽而且可笑! 在“赛诺”的分析结论中,有一个说法是国内手机企业有40多家,大可以借助这个“优势”来提升市场份额,我们姑且不管这种“人海战术”能否如愿,单就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家厂商的比对来看,似乎已经足可以盖压住我们整个的手机产业了,在这里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只是在很现实的条件之下,我们很难摆脱从这种“大者恒大”的技术到市场的困境围城,当然要改变这种现状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能从根本上改掉那些自身固有的那些“痼疾”吗?例如缺乏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对行业市场发展的责任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