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曾杞人忧天关注了合资后3Com的何去何从,认为华为和3Com的合资是个错误,华为3Com有可能成为一个历史......如今很多猜测成为了现实,4月24日,合资后新的公司名字最终定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据称,3Com接手H3C以后,对中国公司只进行了较小规模的调整,接手后3Com将完全销售H3C产品。 新名字新气象,华三通信,不错的名字,表面上既保留了曾经的一段历史,同时还朗朗上口。此外,在更深的一层有那么点意思——3Com全资后华为3Com与曾经的最大东家华为划清了界限。在对华三通信祝贺的同时,却对于曾经的华为3Com有那么点依依不舍。 不管是曾经叫华为三康、还是年前所改为H3C,甚至到现如今华三通信,所不能忘却的应永远都是华为3Com,即使如今华为3Com彻彻底底成为历史已是不能不面对的现实。 凭心而论,这些年以来,尽管华为3Com在中国IP数据通信市场中所向披靡,但华为3Com的品牌却并没给用户留下太多的记忆,在华为3Com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最终用户更多记下的只是华为和3Com。 国内,曾清楚的记得在港湾网络被华为收编之后与天津市信息中心某主管做沟通的情况,起因是港湾网络曾在天津市政务网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后来由于收编一事。记得该主管当时对华为3Com只字没提,只是表示华为已承诺对港湾网络所遗留的问题,如技术支持、产品升级换代、服务等等全权负责。很清晰的记忆是与其探讨了该问题,他表示并不清楚华为3Com一事,但对于华为却是赞誉有加。 国际上,华为在全球攻城拔寨,节节胜利,但抛除自身技术优势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华为3Com 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其高品质、低价格的IP数据通信产品可谓是劳苦功高,可是,国际上有几个记得华为3Com呢?他们更多的认识只是来源于华为或者是3Com,如在日本和NEC的合作,在欧洲与西门子的合作等等。 无独有偶,在华为为数不多所发布的财报中,华为3Com的业务营收很少体现,甚至有时候连华为3Com的字眼都不曾出现过。对此,我认为可以解释的合理理由一是华为3Com不到8亿美元的年收入所占比例不大,另外则是华为自身并不想太多渲染华为3Com,毕竟,IP数据通信并非任正非所关注的产业。 窥一斑可见全身,由此不难看出华为布局之远大,以及理解3Com不惜自残也要全资的决心。 再谈谈在华为3Com和华三通信之间过度性解决方案H3C。对于H3C这个名字,不能不说其出现实属名至实归,既应时应景,又切合取华为和3Com两公司名字头的意思,但从去年年底到现如今叫华三通信,不到半年的H3C更多的只是无奈。 相信既然能考虑以H3C来命名,并出现了,是否其出现的时机应更早那么一些? 可以认为,H3C的出现应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产物,自始至终其只是代表着双方搏弈的一段历史。 如今,更名后的华三通信销售的是H3C产品,3Com也将全部销售H3C产品,而不再是H3C出现之前的华为3Com 、华为、或3Com产品,同时,相应的Quidway之产品代号已开始改为了H3C。此外,再仔细翻看华为3Com的悄然淡出、H3C的悄然出现,以及3Com在全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过程,不由不令人对于H3C充满太多疑惑。 众所周知,品牌对于一个IT公司的重要性,不管华为3Com品牌是否有多少深入人心,但既然能把苦心经营多年的华为3Com换成H3C,乃至如今的华三通信,其中理由实在令人费解。想想,Cisco去年花了多少钱来换标,而H3C呢? 呜呼哀哉,惜别华为3Com! (转自sohu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