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每一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梦想和奇迹,也上演着大批的破败和不幸。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标,也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做大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和追加投资,做大了也不等于就做强了。市场风云变幻,竞争却更趋激烈,只有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经济秩序中拥有发言权!
创新力即创新的能力。那么创新力从何而来呢?这首先需要对创新的正确认识!关于创新的论述林林总总,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这样的经济实体,创新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理念创新。这是创新的核心和根本,主要指思维、方法、立场、角度的创新。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非常的成功往往也需要非常的谋略和手段。理念创新就是要有高度的革新意识,不满足现状,不抱守陈规,时刻准备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并善于结合企业实际和当前国内国际产业环境,调整原有的方针政策,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准备。理念创新,大到关乎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小到一次具体的科研攻关或市场促销,是一面旗帜,也是基本态度。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其目标是获得持续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尽管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制度,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需要创新。管理需要公平公正,更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否则,再好的制度一旦僵化处理,生搬硬套,除了获得一个枷锁不会有别的什么收益了。时下,各种管理模式纷繁冗杂、各有千秋,只有适合本企业又可以不断革新的,才会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一个懂得建立和执行制度的人,远比获得一个看似完美的制度章程要重要得多。故而,管理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才的争夺和激励。
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上。企业的定位不同,技术创新的侧重点也不同,除少数知名的跨国公司可以在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投入外,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据所处产业链的位置体现在某一方面上,如上游企业重基础研究,中下游企业重产品开发和工艺研究。但是一般而言,利润重要集中在中上游企业中,所以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逐步或直接向中上游靠拢。
市场创新。也可以说就是市场开拓。不仅指营销策略和市场跟进,更重要的是开拓新兴市场。这需要大量有价值的市场调查和背后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关键是市场培育和市场切入点的选择。市场培育,是发掘一些潜在的有巨大前景的市场机会,通过一定的前期宣传,产品试销等为后期的大批量生产销售打好基础。市场切入就是选准大批量进入市场的时机,所谓早三年饿死,早一年撑死,晚一年温饱,晚两年也是饿死。
从以上认识出发,创新力的获得与提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创新意识的决策层,需要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需要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需要富有开拓精神的营销队伍。只有创新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创新力才能获得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甘霖得以成长。
时下,所谓"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之类的冠名又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类媒体。媒体的躁动与国人的兴奋不能说没有道理,希望祖国早日复兴强盛的愿望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是否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经济市场化、一体化、法制化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的是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世界范围的全方面的竞争,原先靠模仿,靠低廉劳动力,靠一时的投机就可一夜暴富赚个钵满盆满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是创新力的竞争!
[本文于05年6月首发于博客中国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