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部在整一个资源小站,很多工作都是自个尝试。不做不知道,做了之后才发现,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有很多需要去注意去协调去配合。 首先产品未确定前要做思维导图,大概规划出需要的功能点以及他的衍生 第二步就得出具体的产品文档(这里指页面框架图),因为是小项目所以产品说明文档就直接省略了。前期条件有限先做静态的,所以暂无后台开发文档,到二期延展。 框架图就需要勾画出每个页面需要怎么去搭建布局,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得把各个功能点都串联起来。在做页面布局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全面,页面在几种不同的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譬如列表页面最多排多少个产品,翻页如何展示,无产品时如何展示,产品少时如何展示,页面报错的时候如何展示等等各种繁复的情况都要考虑在内。这算是交互范畴的了吧 第三步就是设计页面了。把产品的特色和功能结合起来,从美观度,舒适度,视觉等方面来进行专业的设计。设计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设计出自个的个性。而且这部分还要考虑进页面交互状态的切换,主次关系的协调融洽。 第四步就是制作页面了,用css把页面写出来。就是现在所谓的前端工程师的事。转接的这一步很重要,设计需要跟前端很清楚的表达自个页面上的意思。以方便前端以简洁,快速,周全的来做,更节省时间,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沟通很重要。很多设计都是设计完页面直接把页面发给前端,啥也不管了,这样导致页面到程序手里时跟开始的交互文档很有出入,出现很多没做的部分,但是实际上设计都做处理了,由于设计与前端没及时沟通交流,导致后续工作进行的很缓慢或者互相开始扯皮,从而使工期无限期延长,得不偿失。 注:设计和制作相当于一个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工作准备充足,那后续工作自然畅通无阻,偶尔小问题肯定是会出现的,不过在大背景确定的前提下很好解决。但是如果前期工作都拖拖拉拉,缺这个少那个,后面是会焦头烂额。你说我自个的程序还整的乱七八糟呢,前期的东西用起来也不顺手,那就真的会很恼了。 第五步就是程序了。这里省略,这个项目暂未开发后台功能。强调一下程序在最开始就是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当中的,很多功能节点都需要产品和程序去沟通 第六步就是测试了。以前真没怎么注意过这个工作,以为这项工作很简单,不就是把整个流程跑一边,然后发现存在的隐患或者跑不通的问题吗。今天自个当了回测试,深有感触。测试需要很耐心,很细心,去发现问题,并且去沟通解决问题。他们需要注意各个功能节点,一点也不能遗漏。不能疏忽哦。要不然会让人返工无数次。搭进去很多的时间和人力。测试的同时也得考虑不同的状况发生,各种状况都得进行试验。这几种状况都得自个去制造,所以也真够累人的,测试报告真的很有用哦,哈哈哈,不至于上线以后bug百出。 最后那就是网站上线了。呵呵,么了 自个做了简单总结。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