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不是要系统的谈进度的管理,而是个人认为一些公司目前状况下需要强调或加强的几点
一、进度计划的作用和编制方面
1.进度计划对项目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2.进度计划网络图 实现了项目进展的可视化
对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可以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来实现可是化, 项目管理的可视化可以通过进度计划网络图来表达,简单而且容易实现。
疑问:为什么要实现项目进展的可视化?
答:对于项目的进展,作为项目管理团队人员,可能相对了解,但作为公司高层,或只参与其中一小部分的实施人员,不可能也没必要时时刻刻记住工程的进展。比如:我们公司老总没必要记住某项目的石膏楼是几层,但是他去检查指导该项目时,又需要知道石膏楼有几层,已经完成了多少?项目计划提供了了解项目进展的载体。

某工程协调视频会议,把进度计划作为交流的共同基础
3.进度计划要能完整系统地描述整个项目
疑问:计划内容太多,不利于使用?
答:P3中的思想是,计划仍然要系统完整,通过向上级计划汇总或过滤出需特别关注的工序,来使计划变的易于阅读。
EPC工程项目的内容又很多,系统的计划篇幅很大,实际工作中,项目计划的最终定稿内容往往由项目经理及以上领导决定,在这一层次的人,往往希望计划简单易读,所以,我们有时见到的计划就很简单。
有人总结,国内的大多计划流于形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制的计划给高层领导看太详细,给实施人员看又过于简单,结果是谁也不看计划。进度标准化工作中计划分级管理,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不同管理层次的人使用不同详细程度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不是互相脱节,上级计划内容是下级计划汇总的。
二、进度控制方面
主要还是要落实资源,暂且不谈。
进度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动态控制原则,
进度必须不定期或周期性进行检查和再计划,一些公司目前也做了这些工作,但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表现在:
1.计划的更新间隔时间太长。
2.计划执行情况反馈回来后没有记录。
(一般来说,有什么变化,往往和项目经理汇报,然后没有什么记录或渠道使项目其他相关人通报,只有通过项目经理个人通知相关人)
进度计划,就是进度控制的基础,我要表达的意思,进度的检查是对照计划进行逐条检查。一些项目有这些现象:汇报的进展内容和计划内容不对应,我们有些项目的周报内容,和计划内容很难对应,增加了阅读障碍。
进度反馈和再计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觉很困难,相对于每月再编制一个计划。以下几点认识:
设计:
目前设计人员的进度反馈有固定的表格,责任人是项目主设人,但没有执行,真正执行时可能有困难,原因是:很多人对自己做的事情与计划的对应关系掌握不好。
解决办法:P3中提供的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下任务单,然后月末通过任务单(工时单)反馈。以前是通过进度工程师电话问讯,往往得到的是模糊的信息,效果不好。
采购:
坚持使用三级计划表格。现场交货进度要补充。
施工:
对照进度计划检查进度就行,加强对照进度计划内容汇报。
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
目前的公共目录:进度管理 目录,是一种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了计划信息共享问题
疑问:以上几点如果都落实的很好,又面临着新问题,进度计划的数据量很大,如何处理?
答:采用信息化手段,计划进入数据库,分别过滤出不同管理角色所需要的进度信息,这需要进度工程师协助。P3ec软件提供了很多解决进度数据过滤、分类、汇总的方法和工具,已经很完美。
计划进入数据库管理的还有一个好处,一种角度的数据,可以多角度提取,特别是对设计人员人力资源的调配有很大帮助,数据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在月报等报告中重复利用:
比如:录入的是每个项目的计划,可以迅速得到每个部门的计划,录入的总计划,迅速得到周、月、年计划和专项计划。并且这些计划还不会互相脱节。
疑问:公司目前计划很少人看,有没存在或给予重视的必要?
答:计划的重要性已经有很多文章阐述,在此不再累述,只想类比公司的档案、资料管理,也很少人翻,但是还是要细致的做好。
疑问:公司是否需要进度计划?好多项目没有计划,不也完成了?
答:如果没有出现计划,这些计划安排的信息是通过会议、电话等交流的,是网状多点的交流,不是一个共同中心,沟通量大,不同人之间的信息有误差

以上是本人感想,供同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