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终于考完了,呵呵。 有幸选择了Jason的课程,无论考试的结果好不好,至少真正学到了东西,学习的方法也是很对路。考试前一天最后把PMBOK从头到尾粗略翻了一遍,还真有那么点融会贯通的感觉,也不知是不是自我暗示感觉过于良好。也许自己记不住所有的ITTO,但是理解了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将受益终身。 下面简单说说这次考试的情况。我没本事把题目记下来(考完了好像就忘记了……),只能说说大概的范围和特点。 1、这次题目纠结的不多。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题干长的题目不多。 2、考了不少质量审计、采购审计的题目。题目不长,比如都是简单的问质量审计是在哪个过程组,或者反过来叙述一句话,问这是什么(质量审计)。 3、解决冲突的方式考了3-4题的感觉。让我有点懵的就是有点分不清“面对”和“合作”的区别。比如有道题问,团队有冲突时,项目经理询问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人意见,这种方式是面对还是合作?这个考点印象中好像有两道,很是纠结……(这个可能之前有所忽视。合作是新版新增的,而之前我都是把面对、解决、合作看成一种方式来记。) 4、团队的形成的过程的题目也考了1-2道。好像都是考“规范”阶段。答案里好像也没有“成熟”这个选项来误导。 5、质量成本的题目考了几道。比如有一道问产品已经实验性的推出市场,然后发现了缺陷,这部分成本属于什么成本?另外也问了一道还没有验收就发现了缺陷,这部分成本属于什么成本。答案就是内部成本、外部成本之类。 6、因果图印象中考了不少。不过有些题目的答案里,没有因果图这个工具或者类似的,而是“根本原因分析”。我是看到题目里有说要找到根本的原因之类,就都选了根本原因分析(印象中这个答案的就有两道),也不知对是不对。 7、考合同的题目不是以前做题让你算的方式。而是列出一堆相关数字,问你这是什么合同。 8、考风险的题目里,有一题是跟供应商分享风险的,有一题是为了降低风险换一个经验丰富的PM(减轻?),还有一题是权变(风险已发生)。 9、有一题是问高级管理者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团队成员不接受,高级管理者很尴尬。问这个时候PM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属于硬技能还是软技能(软技能?) 10、赶工的题目考了2道。一道是给你SV<0、CV>0之类的,问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才能让进度恢复正常(我选了赶工,没选快速跟进)。另外一道就是直接给你说现在PM新增了资源,这是什么方式。 11、关于需求的题目,记不清了。大概都是些变更以及范围核实的问题。 12、关于道德的题目,有一道是说一个当地政府的项目,PM觉得这个项目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坏的影响,但是公司的高层认为这个无所谓 ,因为会对公司带来利益,问PM应该怎么做。我选择了PM应该提出调离这个项目。其他答案就是两个继续项目和一个选择离职。 13、关于计算题,都比较简单。挣值、EMV、关键路径、沟通渠道都考了。唯一关键路径那道,虽然有FS-2的条件,但是因为非关键路径上的前一个活动的限制,这个FS-2不能生效,这点可能审题要注意。 14、还有RAM、RACI考了2-3道题。让我很是犹豫是不是都选这个…… 15、以前做过的题目印象中出现了不少。比如有一题问一个大桥施工队没有树立警示牌之类的,你是附近住着的居民应该怎么做?还有一题是说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拖了很久都因为当地居民担心对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开始,后来当地社区跟政府达成了个协议,项目才得以正式启动,问作为PM,接下来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题目都是以前做过的。 16、以前做过的题目印象中出现了不少。比如有一题问一个大桥施工队没有树立警示牌之类的,你是附近住着的居民应该怎么做?还有一题是说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拖了很久都因为当地居民担心对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开始,后来当地社区跟政府达成了个协议,项目才得以正式启动,问作为PM,接下来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题目都是以前做过的。 对着知识点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已经乘过凉了,希望这些也能对其他人有帮助。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比想象的要容易,但也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少题没看认真真正的考点。从这次做题速度上来说,比模拟考要快上许多。这次只花了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做完,基本上还能再重头检查一遍。而模拟考我花了三个半小时。有不少题目觉得是正过来问一遍,反过来问一遍,我都很担心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因为感觉翻来覆去都是考一个知识点。 PS.我们考场有一个女孩,一个半小时就交卷!比Jason之前举例的还短,让人很是崩溃…… 补充一点,这次考试考那个沟通渠道考了4-5题,简直不可思议。有道题里有点纠结,项目团队12个人,这里面算不是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