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考试结果,还是有一点点兴奋。看来付出总是希望得到回报的。尽管我一直觉得PMP认证不是很难。 现在给你摆一摆我的学习条件。 我们报的是一家比较一般的培训中心,周末上课,两天,很疲惫。而且,上课过程中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带着过,印象不深。平时我虽然也做项目,但距离项目管理还差得远。重要事上也就是个协调吧。而我们公司整体的项目管理要求和水平都还不够高。 我平时事情很多,再加上本来就不会偷懒,上班时间基本没法干这方面的事情。我只是中午吃完饭上网看看别人的心得和评论等等。下载资料多是家里做的。 我那时刚好面临人生的一大挑战——我要当妈妈了。虽然反应不是很强烈,但是下了班,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公交车),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常常等不及开饭就睡着了。饭后的时间有限,因为时间短,成效不是很显著。我认为,应付这种考试的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否则很多就会忘掉了。 下面再说说我的准备情况。 我们5月底上考前辅导班,大概上6月底、7月初。我基本上是7月中旬开始正式复习的。上课期间只是利用下课后的机会通读了一下书,也仅限于部分章节。但是基本上知道各章在讲什么,哪些我觉得比较容易,哪些可能要多花些时间。 我开始看的是Cheetah(英文)——培训中心发的。因为上课时,我发现这里面补充了不少东西。光看PMBOK,太条条框框,内容窄。而且,老师每结束一章都会带我们去做里面的题。但是我看了一遍之后去做老师发的模拟题,不行。跑到项目管理的论坛上去看,发现人家都在说老金和刘明。我也听老师和同学提过他们。论坛上好多人的问题都是从他们的书上摘出来的,于是我订购了这两本书。现在查一下,我在扉页上注明的日期是8月12日。 拿到书,我就跃跃欲试。果然,我的RMB没有白费,这两本都不错。如果你看过,会有这样的感觉,其中一个作者在“借鉴”另一个作者,不过他也加入了不少自己的东西。后出的书总是容易比先前的内容丰富一些。对于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选择略过不看,也可以再读一遍,权当自己复述,你会发现一些上次忽略的地方。这两本书的讲解和题目确实都不错,我再去模考的时候,感觉就不那么没谱儿了。 考前我又把PMBOK仔细读了一遍,发现很有收获。原来好多没有注意的小地方都是清清楚楚地写在课本上的!至于网上有争论的是否要背下全部的输入、输出及工具和技术,我个人认为不需要。理解第一,如果做题时碰上了,再重点记忆。 我的固定复习时间都在周末,其实也很难保证全天。一天5个小时应该是有的。考前我们几个都请了一周的假,在家复习。我的感觉是要有精读和精练,这样就容易进入状态。老师和网上都提供了很多参考习题,我基本没做,一是时间紧,二来我相信权威。权威的作用就是用他们的经验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不说“捷径”吧),当然作为回报,我们也付给他们较高的学费。这样,双赢。所以,时间不富裕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找明路。 我想了想,为什么最终我能够过: 第一, 我的英文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 我比较善于考试。展开来说,我的短期记忆还可以;重要的是,抓住了有价值的指点,把有限的经历放在了点子上;另外,我经历过很多考试了,哪怕是工作以后,这个PMP不会让我太紧张; 第三, 心理上,我既有压力,又不是很大。压力来自公司,这让我知道努力;缓解来自家庭,我和家里人都觉得我这个样子去考,过不过都没所谓; 第四, 是运气。这个不承认不行,但是我当时确实感觉不难。 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吧?这样那样的。可是,还是那句话,PMP并非什么高难度的考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