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但是作为项目管理实践的指南性文件,我们有必要找出或指出其中的悖论,以免误导实践。
希望大家一起参与。
声明: 1、指出PMBOK中的悖论,目的不是要贬低PMBOK,而是完善它。 2、PMBOK中的悖论,有些是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时难行。 3、这里,也存在国情不同的原因。
问题1:先有项目团队,还是先有WBS?
按照要求,WBS应该全体团队成员参与制订。那么应该先有项目团队了。
可是,OBS是根据WBS得出的,然后才有RAM,其后才是招募团队成员。
这种逻辑上的前后矛盾,可以是PMBOK2000中的悖论之一吧。
比如项目之初,会有一些人员参与进来,包括PM,尽管可能不是第一个参与进来的。尽管只是一个雏形,甚而有些成员会离开,但毕竟是一个团队。他们此时做的WBS也是很粗略的。以后则是一个渐进明细,逐步完善的过程。
还有,最早的WBS也往往要参照以往类似的项目,那个WBS的形成,也是个渐进明细的过程及结果,项目、团队不同而已。
楼主的想法是很好的,严重支持。希望以后继续讨论交流。
别说OBS,制定WBS就连PM都可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