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传统软件定制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布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发表日期:2014-10-04

  软件定制开发在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相比单纯的软件产品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但一般也存在实施周期长、风险大、费用高等问题。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取决于软件厂商的项目经验、技术设计与开发能力、服务与管理能力等。相比较基于软件平台模式的定制开发,传统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开发工作量大,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存在大量的手动编码,也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缺乏统一的开发和管理规范,导致开发工作量大,系统维护与服务工作量大,整体开发成本也居高不下,系统稳定性和质量不高,用户满意度低。

  二、对核心技术人员依赖程度高

  很多软件厂商缺乏统一的开发平台和规范,每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对指定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非常大。而当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时,由于新接手的技术人员对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不能深入了解,一些代码和设计被迫放弃,导致重复开发现象非常严重。对于历史久远的项目几乎无法开发和维护,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了。

  三、开发、部署效率低

  用户提出需求,有熟悉代码的人进行修改并开发测试,将修改的代码部署到用户正式运行的环境并测试。对于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软件开发人员大量手工编码效率低下、疲于应付。

  四、软件开发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相当一部分软件厂商的开发是“英雄主义”,对个别高技术水平人员的依赖非常大,团队开发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团队开发效率低下。造成软件的稳定性差,系统后续的扩展难,系统维护难,对指定人员依赖程度大等问题。

  五、系统可维护性差,维护成本高

  不同厂商系统设计的水平不同,后续用户需求不断的完善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开发,由于存在大量的直接手动编码,系统的可维护性差,新修改也会导致新的错误产生。由于很多功能是新开发的,需要在实际的运行中不断的完善、发现问题并修复,因此后期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大、维护技术难度要求高。传统的软件定制开发维护很多时候需要专人在现场服务,大大增加了维护的成本,最终用户和软件厂商都难以长期承受。

  六、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影响升级

  很多软件厂商是在其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核心代码进行定制开发,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虽然这种模式在“结构化”编程的年代普遍存在,相对当前“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非常落后的软件定制开发模式。由于对产品的核心代码进行了修改,不仅仅是稳定性受到影响,后续也不能享受厂商标准产品的升级和相关服务,增加了后续软件系统维护和服务的难度。

  七、项目开发周期长

  传统模式的手工编码,很多是“结构化”模式的设计和编码,对需求复杂的项目系统开发工作量大、维护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加上用户需求的调整和完善,导致项目进度不断的被延迟和推后,项目开发周期长。

  承元软件快速开发平台革新了软件定制开发的模式,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降低了软件设计和开发的技术难度,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错误率,提升了软件的质量,后续的系统维护和升级也更加方便。制定了严格的开发规范和标准,避免了对指定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一般的开发人员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操作,很好的解决了核心技术人员流动给带来的重复开发的问题。

发 表 评 论 相 关 信 息
姓名: 邮箱:
内容:
全部评论
  • 软件定制开发模式面临的几大问题
  •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Copyright © 2005-2014 ChinaRDM.COM 研发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