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第100万辆车下线成分界线:奇瑞的疯狂与理性

发布者:汪延、蔡敏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发表日期:2007-08-27 关闭
    新华网合肥8月24日专电近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引起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在乘用车领域诞生了百万辆级别的自主品牌企业,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自主意义上的汽车工业已开始形成体系和规模。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时的奇瑞却对外宣布由此将以建立自主国际名牌,进入第二发展阶段。到2010年,奇瑞的海外销售将达40万辆,相当于奇瑞今年的总销量。这显然是又一个让业界惊讶的目标,令人想起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的名言:“奇瑞不疯狂,就会死亡”。  
  
    奇瑞确实够狂,但狂得有底气。现代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特性,使得100万辆几乎成了独立的汽车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生死线”。跨越这一门槛的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快速提升,规模效益明显增长,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展轨迹看,赶超型企业发展到了这一时期,还会有一个加速发展的周期。 

    奇瑞还狂得相当理性。建立自主国际名牌,这是中国汽车企业中奇瑞发出的“第一声”。从五年前提出“在开放中自主,广泛利用和汲取世界资源打造自主品牌”,到现在的“在自主中开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打造自主国际名牌”,反映出奇瑞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入思考。而“在资本结构上可以多元化,在品牌主权上只有独占性”的企业思想,更反映了奇瑞对汽车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或许这只是奇瑞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但它至少提出了新问题。 

    奇瑞够狂,狂得颇有计谋。近两年来,奇瑞在国际化布局上思之良深却又行动敏捷。目前已在海外建了7个CKD工厂,今年以来更是和量子公司、克莱斯勒、菲亚特、霍德罗等世界知名企业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起势之猛,令人咋舌。在合作中奇瑞将核心元素划分为产品、技术、品牌主权、海外市场、股权四个部分,不与对方争近利,而以坚持品牌独立性、输出产品和技术为核心目标,得到了合作方的尊重和理解。他们认识到,和一个潜在的成功者并肩前进要比限制和削弱对手,两败俱伤要更加有利。 

    综观汽车工业发展史,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些大企业都曾经历过快速发展的“疯狂时代”。比如亨利·福特时期的福特公司,乔万尼·阿涅利时期的菲亚特。以国际标准论,奇瑞还是一个小公司,但一直“狂性”不改。值得玩味的是在不同场合,尹同耀对“不疯狂就是死亡”有着不同的注解,有时是不疯狂投入研发,奇瑞是死路一条,有时是不疯狂地占领市场,奇瑞等于在等死。现在,我们听到他的最新解释:“与众不同”。别人忙着合资时,奇瑞坚持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现在自主品牌已成为业界共识,合资企业纷纷投入自主品牌时,奇瑞又要发展转型,高举国际化的大旗了。是刻意为之,还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尹同耀说,以前是在拥挤的港湾里造船,现在船造好了,就该回归大海,破浪远航了。 
发 表 评 论 相 关 信 息
姓名: 邮箱:
内容:
全部评论
  • 放弃自主研发 奇瑞量子用“雇佣兵团”研发新车
  • 奇瑞汽车整车项目开发中的十个主要节点
  • 奇瑞汽车的项目管理不是1+1+1
  • 奇瑞整车项目开发关键节点介绍
  • 中石化将助力奇瑞发动机研发 
  • 奇瑞汽车是个巨大的泡沫 
  •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ChinaRDM.COM 研发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