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上网本眼下在国内外正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尴尬。据市场调查部门DisplaySearch提供的报告,在2009年第二季度中,全球范围的Netbook产品出货量达到了3800万台,占全球移动个人电脑市场的22.2%,Netbooks或迷你个人电脑的季度销量足足提高了40%。
在北美等3G网络更发达的地区,上网本所占的比例还会更大。
这样的火热光景到了中国却出现水土不服。各大媒体近日对此的报道也颇有微词。《经济观察报》在一则关于中移动上网本渠道销售遇冷的深度报道中就直指“当初要求8家深度定制的电脑厂商3个月完成的9万台销量,现在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其他报刊也纷纷报道了3G上网本“高开低走”、“补贴诱人销售冷酷”、“定位上存在尴尬”的现状,是什么让本该叫好的3G上网本眼下如此不叫座?
国内上网本现状形同“虚火一把”
首先必须肯定,第二季度国内各品牌上网本数已经较第一季度有了显着提高。但如果以平均单款产品关注度贡献率(平均单款产品关注度贡献率=某系列获得的用户关注比例/某系列产品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不同品牌的竞争力状况,得出的共同结论只能如相关业内人士口中的“虚火一把”。
调查显示,作为排名关注度第一的品牌,联想上网本产品数量为21款,关注比例为24.9%,但其单位产品的关注度贡献率却仅为1.2%;仅次于联想的神舟上网本数量为17款,关注比例达16.2%,其单位产品关注度贡献率也不过1%。
可以说,国内3G上网本市场目前还处于一个培育期。在3G网络完全覆盖和用户认知度真正提升前,上网本市场很难实质性启动。3G上网本更是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僵局。
四大因素导致3G上网本在国内“营养不良”
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何在?从眼下运营商、3G网络、用户使用习惯和终端厂商四方面,我们可以分析推出以下四大因素。
首先,作为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主推方,运营商自身态度和积极性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网本的市场推广成本。相关人士认为,运营商渠道的最大吸引力在于资费补贴和运营商擅长的客户群。现阶段,以TD上网本为例,中移动给出了最高2100元/年的高额资费补贴,如此高昂的终端补贴对目前尚处于资金困局的中电信和中联通无疑是天文数字,倒不如补贴手机更为实惠。这就重挫了运营商对3G上网本的积极性。
其次,从用户角度,上网速度和个性化定制成为两大重要决定因素。眼下,移动TD无线互联网的速度和覆盖都有限,44款的TD上网本较国内市面上的400多款上网本显然过于单薄,上网速度和网络覆盖还远远不及中电信的天翼网络。据测试,在北京站大中华印艺网双线,天翼Evdo下载速度是移动TD的5倍,上传速度是移动TD的3倍。这实在很难让用户动心。
另外,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77.8%用户个性化定制3G上网本的需求没能得以满足,是导致中移动在3G上网本市场惨败的重要原因。
最后,从另一销售渠道商——PC厂商的态度来看,其自身的动力不足和不少微型笔记本的抢滩,使得上网本很可能在3G时代“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方面,索尼现有的VAIOP小笔记本电脑、苹果有可能推出的10英寸小型笔记本电脑等都在冲击上网本市场。苹果首席运营官库克就表示,对于上网本,我看到的是残缺的键盘、差劲的软件、低质量的硬件以及非常小的屏幕,这无法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我们不会将Mac的品牌贴在这样的产品上;另一方面,由于运营商给予上网本消费者的补贴,一些国产品牌的上网本折算后的净机最低价仅剩688元左右,这一低价足以使不少PC厂商对3G上网市场不再看好。
良性发展亟待产业链各方明晰定位,合作共推创新型应用
对此,3G上网本是否真就“山穷水复疑无路”?各大统计数据倒纷纷给出了值得肯定的数据。计世资讯预计,2009年中国上网本市场销售将达到202万台;IDC预计,2009年中国上网本市场销量将超过190万台;易观国际预计,2009年来自运营商的上网本定制规模将在140万台左右,均较2008年大有提升,这就意味着,上网本市场的现状并不能抹煞其前景,能否柳暗花明关键在于产业链各方如何调整眼下策略,提高用户认知度。
对PC厂商来说,海尔电脑有关负责人表示,上网本厂商不应将上网本视如笔记本一般的PC产品,在其真正普及前,上网本厂商需要充分利用3G运营商这样的优势资源,将上网本的可应用普及性转变为真正的上网本应用普及,这才是上网本的最终出路。
对运营商来说,随着价格的逐步走低,上网本“准快消品”的特质已经逐步显现,显然不适合作为短期市场快速增长的“跳板”来定位,如何基于用户需求,优化网络,同时携手对3G上网本定位清晰、在内容功能创新上颇具潜力的厂商,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