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RDM·首页
RDM·动态
RDM·智库
RDM·商务
RDM·专题
RDM·圈子
RDM·论坛
RDM·博客
如何做好产品开发中的创新工作
发布者:
卢刚
来源:
博客网
点击:
发表日期:
2007-01-05
【
大
中
小
】
二、在企业中强调技术创新更具有商业意义
通过以上对技术创造与技术创新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到技术创造与技术创新是有区别的。技术创造是科技行为,获得的仅仅是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不一定能得到推广,不一定能变成生产力,不一定能占领市场。这可能不是由于科研成果不过硬、不成熟,而往往是市场在当时并不需要这种成果。所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
而技术创新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行为,即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为产品服务的,是要把技术变成本企业自己能实现的商品,最后是以市场实现、客户消费而告终,通过营销环节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在企业中相比技术创造,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常见,主要原因在于:
1、风险性。由于新技术的不确定性,任何创新与创造一定是和风险相伴的,但技术创造具有更高的风险。如果在产品开发中过于倚重技术创造,就将产品开发的风险提高了。首先,全新的技术往往技术前景不确定:对于其在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能否很快完善起来,开发人员和企业家都不敢确定。其次,市场接受度不确定:高新技术产品在推出后,顾客往往持怀疑态度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再次,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出时间与诱导出有效需求的时间存在时滞,如这一时滞过长将导致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资金难以为继,资金链崩溃。
2、速度。企业的竞争,现在往往体现在新品推出的速度上。比如,手机行业是以速度制胜的行业,大部分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收回投资的时间就十分紧迫。那么产品开发时运用继承式的技术创新就可以为我们节省更多时间。
3、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易于规模化生产。技术创新强调主体继承,局部创新,主体继承的部分一般都是在企业老产品上经过验证的技术模块,这些技术模块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和客户考验,是企业宝贵的财富。由于这些技术模块在新产品中的重用,保证了在产品量产后的采购、制造、销售等工作中可以利用企业已有的资源、能力和经验,从而使新产品更易于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当然,强调技术创新,不是说企业不能作技术创造,对于有实力、成熟的企业(比如IBM/3M/SONY等公司),适当介入浅层的技术创造,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和动力,也是一种策略的投入,但是,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还很少有公司具备这样的实力,在技术创造上的突入,应该更理智、慎重。
三、如何在企业中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使一个企业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做好客户需求分析和挖掘工作。
技术创新是为现有市场、现有产品开发服务的,那么技术创新就要基于对客户使用现实场景的观察来进行,避免对未来的客户和市场进行想象和模拟。而技术创造往往满足的是未来的客户需求,只能通过未来场景的想象、模拟来进行研究。作为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观察、分析、满足现有的客户需求,比引导、创造未来的客户需求,更加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
客户需求和细分市场的研究分析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市场分析、产品开发方法,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要结合企业市场战略、品牌、销售渠道、企业产品特性、企业自身的资源和信息积累等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收到实效,而不是怀疑、放弃这个研究方法本身。在具体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工作:
1、从策略上明确企业的细分市场。市场容量巨大,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企业为了完成自身战略目标,要明确所定位的细分市场,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产品和服务。我们是作大众消费品的,但是“大众”往往难以琢磨、分析,难以针对性的做好产品,企业只有明确自身所锁定的“小众”市场,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意味着选择,更明确的讲,就是舍弃,只有先选择、先舍弃,才能明确细节,才有可能通过归纳的方法明白整体。比如现在的运营商手机定制市场、厂家渠道市场、贴牌市场,在客户需求、产品定义上往往有巨大区别,如果市场定位错位,就会造成产品滞销。再比如运营商市场,往往对企业自身的品质体系、财务体系、供应链体系都有新的要求,更不用讲在产品上的新要求了。
2、从企业品牌特点、渠道特征出发,甄别企业的客户群,明确企业的主流客户特征。在产品开发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站在厂家自身的角度、或者设计师自身角度,来分析客户需求,但以己度人这样的错误往往导致错误的需求分析结果、产品定义。实际中,还是应该从品牌自身传递的信息、从企业渠道覆盖特征出发,明确企业实际的细分市场,概括、提炼出企业的主流客户群,建立企业的品牌客户特征模型,从而为客户需求分析、产品定义与验证等工作,打下基础。
3、合理整合企业资源,事半功倍的做好客户需求挖掘、产品概念测试、用户试用工作,为产品定位和定义提供有效输入。客户需求的挖掘、产品概念测试等工作,有很多高成本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论往往更合理。但是实际中,由于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企业自身的能力问题、产品推出速度的要求等,都限制了我们,导致理论上的客户需求分析方法往往不实用。实际上,采用专家法、客户场景观察法、建立领先客户数据库等,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整合企业内部能力、企业外部资源(咨询公司、供应商等),可以更为有效、实用的做好客户需求分析工作。
4、在客户需求挖掘工作中,一定要尽量采取观察、生活跟踪等客观手段,慎重采用面谈、访谈等主观手段,因为后者往往对于客户的需求表述存在干扰,产生信息错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真正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要明白“客户是要一个解决方案(Solution),而不是产品(Production)”。所以只有深入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使用场景、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作出好用的产品。比如针对手机的MP3功能,由于某些打工人群并没有PC机,他们往往要在手机终端柜台通过蓝牙等方法取得MP3歌曲,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蓝牙功能对于MP3功能的重要性。
另外,在产品开发中,为了保证量产的顺利和效率,在前期方案设计中还要考虑可制造性、可维护性等需求,这些需求都需要多年的产品开发实践来总结、积累,才能逐步建立经验库。这类需求的收集、实现,也需要通过主体继承、局部创新的思路来实现。
第二,在产品规划工作中,无论是原型产品规划还是派生产品规划都要运用技术创新的思想,主体继承、局部创新,规划新产品。
这里我们要区别一下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概念,技术开发(可包括产品预研)是产品开发前的技术储备,是有目的技术研究,是为产品开发服务的,但并没有涉及到具体产品。而产品开发是把研究出的技术成果产品化,产品开发的目标是可以批量生产上市销售的产品。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都属于技术创新工作的范畴。
开发的技术平台一般指产品开发所基于的核心处理芯片,不同的平台一般指不同公司不同系列的核心芯片。一般新平台的原型产品开发应属于技术开发,是产品开发的前期储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 表 评 论
相 关 信 息
姓名:
邮箱:
内容:
全部评论
产品开发领域的六大误区
如何做好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产品开发十字架战略
新产品开发五要点
新产品开发策略及程序
两大措施规避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风险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
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ChinaRDM.COM 研发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